运动解剖学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 0人 )
课程介绍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系统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上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体育运动技术关系的一门学科。运动解剖学隶属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和先导课程。
       随着人类体育运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运动解剖学由单纯的对人体形态学的基础研究到服务于体育运动实践的人体形态学的应用探索,逐渐形成的由人体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通过运动解剖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人体形态专业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唯物观,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指导运动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及专业奠定基础。

任课老师
  • 硕士研究生 教授

    颉梦宁(1973.1-),男,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本科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上海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国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审专家库专家、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湖北省长江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院、长江文化大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西省体育科学学会会员、江西省武术协会会员,中国运动解剖学学会会员,国内普通高校访问学者(师从上海体育大学虞定海教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舞龙舞狮)、舞龙舞狮国家级教练员及裁判员、武术国家一级裁判。从事武术、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游泳、大学体育(太极拳、健身气功等)等课程的教学及大学体育教学部日常管理、支部党建等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传统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校园健康促进实践。
    研究成果:
    近年来主持、参与市厅级、省部级科研、教研课题二十余项;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六篇、SCI检索两篇;专业相关实用新型专利五个;主编、参编教材四部、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参与、主持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各一项;建成两门公共双语慕课《太极之从零开始(双语)》和《健身气功之1568+(双语)》、建成一门专业课程慕课《运动解剖学》。近五年承担了《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与实施》《学校体育组织与管理》等研究生教学课程,培养硕士研究生 1 名。
    相关荣誉:
    曾获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育人先进个人”、校“教书育人先进个人”、校“优秀班主任”、省“优秀教练员”、省“优秀裁判员”等多项荣誉、东华理工大学2022年首届模范教师、2022年全校首批党建样板支部:体育学院大学体育教学部党支部(本人任支部书记)。
    ①论文奖:民国时期全运会的体育精神及其历史意义,江西省高校第一届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20.11;“互联网+”背景下南昌市高校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21.7;
    ②教学成果奖:东华理工大学体育生活化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6年东华理工大学第十五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2016.10;“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架构与实践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2018年东华理工大学第十六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18.10;“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2022年东华理工大学第十七批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2022.3;
    ③慕课一:主持建成公共双语慕课《太极之从零开始》:2019年江西省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课程;2022年在印尼国家在线课程平台“印尼网络教育学院”上线,成功出海“印尼”;2022年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2第二批“拓金计划”首批示范课程;获2023年江西省社区优秀课程资源三等奖。
    ④慕课二:主持建成专业慕课《运动解剖学》:2021年江西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2022年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22第二批“拓金计划”首批示范课程; 2023年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
    ⑤慕课三:主持建成公共双语慕课《健身气功之1568+》:学银在线、学堂在线、学堂在线(国际版)多平台上线运行。2023年在印尼国家在线课程平台“印尼网络教育学院”上线,第二批成功“出海”印尼;获2023年江西省社区优秀课程资源二等奖。

  • 何延兵(1989.4-),男,汉族,河南洛阳人,中共党员,硕士学位,讲师。现任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副主任。本科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
    自本科起先后获得英语四级、普通话二级甲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一级教练员和裁判员、武术套路一级裁判员、健身气功一级裁判员、中级保健按摩师、武术段位六段、计算机二级。从事武术、健身气功、舞龙舞狮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传统体育。
    研究成果:
    近年来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7余篇;主持省级课题一项,主持抚州市课题一项,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研课题四项;获教学科研获奖数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排名第四),实用新型专利三项。
    相关荣誉:
    2020年江西省大中小学生网络视频功夫大赛优秀指导教师;体育学院2020年度优秀教师;2021年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21年获校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2022年全国健身气功网络比赛八段锦一等奖;2022年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24式太极拳一等奖;2020年全国健身气功网络视频大赛八段锦一等奖;2020年全球太极拳网络大赛42式太极拳套路比赛二等奖;2021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运动技能类三等奖;2022年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竞速舞龙第一名;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武术套路42式太极拳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