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是对当事人如何在法院进行诉讼以及法院如何对当事人的诉讼进行审判进行规范化调整的基本法律。民事诉讼法属于程序法、公法、强制法,而不属于实体法、私法、任意法。民事诉讼法调整的内容包括从起诉到审判,再从审判到执行的全过程,具体包括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基本制度、诉讼制度和诉讼程序,此外还在广义上包括执行程序。诉讼程序又分为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三大类型。其中一审程序又包括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三种。除审判程序外,诉讼程序在广义上还包括特别程序和非讼程序,如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等。学习民事诉讼法需要掌握的基本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民事诉讼法的应用性极强,追求公平正义是其基本价值目标,但同时它也关注诉讼效率价值的追求。在我国,民事诉讼法最主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四难”,即:起诉难、胜诉难、申诉难、执行难,同时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诉讼制度和诉讼模式,使之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