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出版史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
( 0人 )
课程介绍

  一部出版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出版”是人类文明传承和传播的路径和工具。出版的本质,实际上就是对人类知识和信息的收集、挖掘、整理、编选、校勘、把关、传播、传承的过程和活动。按照出版载体的质地属性我们把人类出版划分成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三大阶段。

  人类最初的出版行为,从出版载体角度考察,一定是从身边最易获得的实用物体上开始做文章的。泥板、石块、岩壁、陶体、金石、甲骨等硬质出版载体,作为人类文明最初形态的出版介质,为人类文明曙光的升起和到来,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人类文明是由硬质出版开启的,我们称之为“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阶段”。

      软质出版阶段,世界主要的文字符号系统全面走向成熟。出版载体从坚硬走向柔软,由于轻量化、可承印、能折叠、便携带、易传播等优点,软质出版载体一经产生就表现出强大生命力。软质出版,以柔克刚。人类的出版历史从“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阶段,跨入“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阶段。像绢帛、兽皮、植物纤维纸、塑料布等都属于“软质出版载体”。其中植物纤维纸出版载体的创世发明,推动人类在出版技术方面从刻、铸、划、抄,走向印,包括雕印、活印、彩印、套印。使得软质出版达到出版创新、文化创造和文明跃升的新境界和新高度。

 “告别铅与火,迎来声光电,奔向数与网”。人类出版经过“开启文明的硬质出版”时代和“以柔克刚的软质出版”时代,逐渐发展到“有容乃大的虚拟出版”时代。声光电磁的发明和发现,及其在出版方面的应用,是开启虚拟出版的条件和先声。虚拟出版经过声光电磁的“萌芽期”,到计算机革命的“发展期”,再到数字出版的“当下期”,剑指人工智能出版和大脑意识出版的“未来期”。随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元数据技术、VR技术、AR技术、MR技术等新技术与出版的深度融合,虚拟出版的未来美轮美奂,前景灿烂。

  本课程也是按照三大阶段来划分成上篇、中篇和下篇的。上篇五章19讲,中篇五章19讲,下篇四章12讲,总共50讲。

 

ISBN:798-7-89417-292-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华侨大学
策划编辑:陈健
责任编辑:唐立
数字编辑:王海明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课程目标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出版的内涵、外延、研究内容等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中外出版史的体系、阶段划分有深刻认识。 激发并深化学生对编辑出版学科的兴趣。
任课老师
  • 华侨大学副校长

    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挂职)。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